文明校园

深化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 (宣教提纲1)

2018-09-03 00:00:00

移风易俗 益众利家

     晋江人爱拼敢赢,好事坏事都出名。

在红白喜事方面,外地人送我们两句话:一句是抢银行不如娶晋江新娘;另一句是生在苏杭,死在晋江,前者嘲笑搞天价嫁妆、豪门盛宴的富人,后者讽刺一些地方丧礼时间长、规模大、阵头多,死了比活着还值。尽管很夸张,但也切中晋江风俗的弊端。

其实,大多数群众反对大操大办,又费钱又伤神,只是碍于面子不得不这样,怕被人看不起,说成不孝 看作另类,被陋风流弊裹挟绑架。市委、市政府大张旗鼓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就是为群众松绑、为社会“解压”

 

一、风俗应该变(陋风流俗的弊端)

关于风俗,我市有一些民间谚语,比如:人情世事陪够够,无鼎兼无灶父母倒落山,家伙任人搬在生无人认,死着规大阵结婚摆阔气,婚后没柴米” ‧‧‧‧‧‧这些俗语,既传达了群众的愤怒、郁闷和无奈,也表明了移风易俗的迫切愿望。那么,陋风流弊有什么危害呢?

(一)  加重了群众负担

观点】这种负担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身心上、人情上。

1】丧事。2017年,晋江人口死亡率6.7‰,如果以100万户籍人口计算,大概要办7000宗丧事;如果按每宗丧事举办3天、花费5万计算,用在丧事上的开支就达3.5亿;如果再加上一些人家大操大办的开支,至少要达5个亿。5个亿是什么概念?就是2017年晋江本级收入(127亿)的4%,相当于梅岭街道本级收入(7.63亿)的66%,比整个内坑镇的税收收入(4.64亿)还多,可以建设2座八仙山全民健身中心(2.31亿)。据群众反映,在深沪镇,普通人家举办丧事,支出至少在1520万之间,有的富裕人家甚至达到3040万,浪费相当严重。

2】婚事。201410月海峡都市报有一则报道,说新塘街道湖格社区一个吴姓男子,25岁时以5万聘金迎娶妻子陈某,谁知陈某却没有多少嫁妆,于是吴某长期郁闷、积怨成疾,得了精神病,导致妻子无力承担、离家出走,留下一儿一女。

3】其他。在晋江,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周岁,遵古礼要办7次仪式、请7次客,分别是:三日、十一日、十四日、满月、百日、四月日、周岁。再如,深沪一带有些人家举办丧事时,饭必须是龙虾焖饭,汤必须是九节虾羹,群众不堪重负。又如,晋江一带办宴有破柴头破柴尾的习俗,本义是爱惜物力、防止浪费,现在却变异成要重新办酒席,不仅达不到节约的目的,反而造成新的浪费;又如,一些地方特别是晋南一带,女儿归宁回门宴分发女婿烟的陋俗,宾客无论男女老幼,人手中华烟一包,加重了经济负担。

(二)扰乱了公共秩序

观点】近10年来,晋江新型城镇化如火如荼,城市和乡村变化很快、很大,可以说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以前我们居住在农村,红白喜事更多是自己的事、家族的事、宗族的事,只要村里人认同就可以了;而现在,全市一城、城乡一体,每一个村落都与公路连通,许多人住进居民小区和公寓楼,举办红白喜事就不能光顾自己高兴、风光、有面子,必须兼顾公共交通、公共秩序和别人的感受,因为你影响的,已经不是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宗族,而是公共生活甚至是整个社会。

1】丧事陋俗。

五店市对面的路边丧”——五店市入口广场对面、震福公宗祠台阶下的南山路边,下午往往会看到停着一具冰棺,甚至搭灵棚、路边丧。五店市是晋江传统文化的名片,也是青阳庄氏、蔡氏族人的骄傲,以前叫青阳蔡,五店市,现在叫闽南文化新街口、晋江城市会客厅。游客、乡侨到五店市参观游览、寻根问祖,看到这种景象,心中作何感想?

路边搭灵棚——不仅有碍观瞻,而且严重干扰周边生活和商业秩序,特别是在市区,居民投诉不断。

沿途洒纸钱——影响公共卫生,极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即使是旧时的送丧仪仗,也仅仅是带路者在路旁桥头压金银(俗称压冥镪),实际上过去并没有沿途洒纸钱的习俗。

阵头阻交通——前导牌、横彩、铭旌灵幡、红白大灯、开路鼓吹鱼贯而出,主亭、丝竹管弦、挽轴、乡音民乐、铜管鼓乐间杂其中,一路浩浩荡荡,阻碍了交通,扰乱了秩序,往往一堵就是半个小时,路人、车辆怨声载道。

2】喜事陋俗。

结婚炫嫁妆——2012年到2014年,媒体接连曝光数起晋江富豪炫耀嫁妆的事件,引起政界、学界和舆论界的关注,导致抢银行不如娶晋江新娘黄金新娘天价嫁女等谚语的产生,造成很不好的影响。直到现在,打开百度搜索,输入晋江、土豪这两个词,网站就会自动补上嫁女,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晋江土豪嫁女;由于先入之见,莆田、浙江、广东等地发生豪嫁现象,外面人马上联想到晋江,甚至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拱门胡乱搭——去年,青阳街道一户人家办喜事,小区门口搭了一大溜电泵充气拱门,电线随意拉设,结果因下雨导致漏电致使小孩被电流击伤,主人和拱门服务商分别赔了3000元。

宴席不守时——请帖写着7:30,结果要到9:00左右才开席,晚宴变夜宵,造成极大浪费。

(三)败坏了社会风气

观点】从众心理、面子心理和攀比心理在风俗的形成和发展中,作用十分关键。大家这样做,我也跟着做,叫从众;输人不输阵,才会被认同,叫面子;既然不输阵,我就比你强,叫攀比。这种心理作用,如果用在积德行善,就形成良风美俗;如果用在大操大办,就变成陋风恶俗。

1】助长攀比心理

我市有个王姓女子,结婚时男方聘金500万,女方又添500万作嫁妆,很是风光一阵。有这笔钱垫底,王女士婚后就辞去工作,一心一意当全职太太。谁知有一天丈夫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回家后就开始骂老婆,因为新娘家境与妻子相仿,嫁妆是1000万,让他感到很没面子。从此,夫妻感情一落千丈,经常吵架。

2】激发不良欲望

有个安溪人姓吴,儿子33岁,在泉州机关工作。老吴托朋友为儿子介绍对象,条件之一是女方必须是石狮、晋江人,原因是娶石狮、晋江女做儿媳,下多少聘金不仅能返还回来,还能至少再赚一笔等额的嫁妆,儿子能少奋斗几年,过上更好的日子。

3】形成利益链条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背后也有利益的推手。据群众反映,师公山家日师香花和乡里的丧事主理诸色人等,不仅操纵着丧事时长,甚至有的兼营糊纸,有的出租孝服,有的介绍阵头,有的代办公饭,已经形成了一个市场,利益关系剪不断、理还乱;而那些当媒人的,不仅要收介绍费,还要从嫁妆中收百分之几的抽头。在一些地方,只要有老人去世,乡里的丧事主理就会上门为丧家量身定做方案,告诉丧家要花多少钱、办多少事才能显示身份、地位和孝心。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耗了自己的钱财,伤了自己的身心,肥了别人的腰包。

4】影响党风政风。

少数村居干部红白喜事搞大操大办,甚至借机敛财、收受财物,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比如,201833日,洛江区马甲镇后坂村村委会原主任曾文雀为其儿子举办婚宴,不顾该村支书关于严禁大操大办的提醒,仍大范围宴请宾客,共摆设宴席73桌、花费13万多元,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违反泉州市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有关规定。20184月,曾文雀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再如,20164月,洛江区河市中心幼儿园园长胡玉珍为其婆婆操办丧事,违规收取非亲属人员礼金,去年12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退还违规所得。

个别企业家以操办红白喜事为名,借机建构人脉关系,显示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极易导致政商关系不清,变成腐败风险的诱因,不利于亲清政商关系的构建。

 

二、风俗可以变(改俗迁风的规律)

大多数群众赞成移风易俗,但也有一些人反对。他们说,风俗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是文化遗产,动不得;是祖宗定规,变不得。其实,古往今来,风俗一直在变,“变”是常态、是规律。

【例1报死习俗的变化。

旧时做丧事有报死的习俗。五服之内的亲眷要穿上丧服,向各地亲戚报丧,亲戚要给来者一杯清水漱口,叫做添彩气90年代后,随着通讯的普及,这种面对面报死的习俗就渐渐消失了,改用电话、手机甚至微信群。怎么能说是“祖宗定规”呢?

【例2仪仗的变化。

为死者送葬,常常看到铜管乐队。铜管乐是如假包换的西洋舶来品,我国最早的铜管乐队是1881年上海英美租界创办的上海公共管乐队,然后慢慢传入民间;再如花圈,也是鸦片战争后由英、法传入的;又如红白喜事摆拱门,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而且花样在不断翻新。所以,不能凡是举办共白喜事的习惯,就一律说成“文化遗产”。

【例3大生日的变化。

以前人的寿命不长,五十叫长寿、七十叫古稀。所以晋江有做大生日的习俗,一个人只要年满四十九岁,子孙后辈就要为之做“五十”。现在人的寿命长了,五十仅是中年,七十比比皆是。所以,做大生日至少要满六十九岁甚至七十九岁。可见,大生日的年纪标准,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一)风俗=良俗+陋俗+旧俗,移风易俗=保良俗+破陋俗+改旧俗+树新俗

观点】风俗是历史形成的,往往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去芜存箐;有些风俗,产生的时候很有道理,社会发展到现在变成没道理;有些风俗本来是美德良俗,随着社会的变化慢慢走向反面,需要变革、改造。

1良俗要保护、要弘扬。

【分析1保护文脉,留住乡愁。

这几年,我市在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十分注重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俗节日、民俗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弘扬。比如安海的端午、中秋、元宵“三大传统节庆”,永和镇山前村的火把节,以及五店市庄、蔡家庙的春冬两祭等等,寓意美好生活向往,传承敦宗睦族美德,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有的还成为地方文化名片。

【分析2慎终追远,厚养薄葬。

倡导丧事简办,并不是漠视传统、无视文化,而是要促使民俗习惯返本归真。从宗教角度来讲,不管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只要是正统的宗教,对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都反对丧礼铺张浪费,主张奉生回归伦理、丧仪体现庄肃、逝者得到尊重、生者感受慰藉;从中国传统来讲,自古以来中国人既重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又提倡重情轻物,厚养薄葬 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办丧事花了多少钱、搞了多大场面与子孙的孝心划上等号,更不能因为“人言可畏”而“打肿脸充胖子”,为死者的丧事影响了生者的生计。厚养薄葬才是孝道的正念正行,闽南民谚就有父母在生一粒豆,恰赢死了拜猪头的说法。

2陋俗要摒弃、要破除。

【例1晋南丧事时间长。

深沪、金井、龙湖、英林、东石沿海一带,渔民多、华侨多,过去船舶技术简陋、交通条件不好、信息渠道不畅,渔船出海一趟往往十天半月,华侨返乡也不一定能马上买到船票,家里一旦有人去世,传达消息、返家奔丧实属不易,渐渐就形成了举丧时间长的风俗。但现在不一样了,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动车,即使海上作业也可就近上岸换乘。举丧时间长的风俗已经失去依据,实实在在地变成陋俗,除了劳民伤财没有其他任何意义。

【例2安海等地转公饭。

举办红白喜事,为前来帮忙的亲戚朋友准备工作餐,本是人之常情。据安海人说,1980年代并没有转公饭这一说,只是后来经济条件好了,一些有钱人热衷于大操大办,工作餐逐渐变成吃大菜,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请客对象也不再限于帮忙的人。你出大虾,我就出鲍鱼;你出洋酒,我就出茅台;请吃,吃请,吃请,请吃,逐渐陷入人情债的恶性循环。转公饭已经完全失去酬劳帮忙者的本义,变成财富炫耀和比拼面子,变成不折不扣、如假包换的陋俗。

3旧俗要变革、要改造。

【例1晬内、世事多,该变就得变。

闽南孩子“度”内,按照习俗要做六、七场仪式;而“度”后,一般要到“十六岁”再办成人礼?这是为什么呢?

年纪大的人都知道,以前卫生、医疗条件不好,婴儿死亡率相当高,在闽南叫做“夭寿死”。史书记载:康熙皇帝一生生了30个王子,“夭寿死”超过10个;雍正皇帝更惨,生了10个王子,“夭寿死”超过5个。1949年,中国的婴儿死亡率高达1/5

出于对“夭寿死”的恐惧,人们把希望寄托于鬼神,慢慢地形成两个习俗:一个是为孩子起贱名。南方男的叫阿土、女的叫朗企;北方男的叫狗蛋、女的叫草花,以为贱名好养,阎王小鬼不会盯着。第二个习俗是反复祈求神灵保佑。三日、十一日、十四日、满月、百日、四月日、周岁都要敬祖拜神、设宴请客,把阳气搞得旺旺的、阴气搞得衰衰的。而一旦“度”,人自身的抵抗力提高了,生命就比较稳定,也就没有必要不断敬神了。

现在卫生、医疗条件好,“夭寿死”极少,2016年我国婴儿死亡率只有8‰。懂得这个缘由,我们就会明白,为孩子做那么多仪式,无端地花那么多钱,实在是精力和金钱的浪费,有那个钱还不如留着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例2人死外、不入乡,该变也要变。

闽南还有“人死外、不入乡”的习俗,又是怎么来的呢?

古时,人们缺乏科学常识,以为人生病或者死亡就是鬼在作祟,所以闽南谚语说“没鬼勿死人,有影才倘说”;过去,交通条件、防腐技术不好,人死在外地,尸体运回村里,路上极易发生腐败,导致病菌传播、瘟疫发生,引起新的病害和死亡,人们以为是孤魂野鬼引进宅,于是严禁尸体运进村子。其实,这是祖先从当时的观念和卫生条件出发,为防止疫病流行采取的一种隔离措施,于今天的传染病人要住隔离病房没什么两样。

如果说古人是无奈,那么今天这样做就是无知。现在,运输和防腐条件都可以确保尸体不腐烂,再让死者在野地里、公路边风吹日晒,既是对死者不尊,也是对生者不爱,何苦来?现在有一种“眼不见心不烦”的做法,明明人死了,鼻子插个氧气就当活着,可以进村。其实,无非就是一层窗户纸。

4新俗要培育、要树立。

【例1普渡大操大办的式微。

从清朝开始,泉州一带普渡就非常奢靡。乾隆《晋江县志》记载:“普渡,拈香、搭幛棚,连宵达旦,弹吹歌唱,醵钱华费,付之一空”;光绪末年,泉州名士吴增著《泉俗激刺篇》,也称当时普渡“小乡钱用数百万,大乡钱用千万强”。经过解放后特别是近10年来的移风易俗,“大敬普渡神、大烧普渡马、大摆普渡宴”的陋俗已经不再,被篮球赛、广场舞等文体生活取代,这就是培新风、树新俗。

【例2土葬改火葬。

1997年,我市开始推行土葬改火葬 一开始十分艰难,现在已经成为新丧俗,没有人希望自己死后被埋入地下。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开支,也节约了大量的土地、木材等资源。移风易俗,再难难不过土葬改火葬。所以说,不是不能变,关键是要当成一件事来做,始终坚持、久久为功。

(二)组织起来、行动起来才能移风易俗

观点】从上面事例可以看出,风俗不仅应该变、可以变,也实实在在正在变。但是,陋风流弊不会自己退出历史舞台,需要大家组织起来、行动起来,共同进行改俗迁风的努力。

【例1民国时期的衙金深新运风俗改良会。

1935年,晋南一带婚嫁喜庆陋风严重,百姓深受其害。金井毓英小学校长许志泽等人联合龙湖、金井、深沪、英林4乡近200个村,成立衙金深新运风俗改良会 制定《改良会章程》,对婚嫁、生育、丧葬、应酬、普度等民俗进行改良,涉及10万人口。发起人中,有教师、乡绅、华侨,也有不少生意人。

【例22007年“制定村规民约,深化移风易俗”。

解放后,党和政府开展移风易俗,改变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陋风流弊。改革开放后,又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省办,推行殡丧改革,禁止普渡、佛生日大操大办,为群众所拥护。2007年以来,数次修订村规民约,组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变革,又使社风民俗不断向着文明、节俭、环保、理性的方向发展。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方案》,就是要进一步为群众松绑、为社会“减压”。

 

三、风俗怎么变

风俗应该变、可以变,那么怎样才能推动移风易俗、使社风民俗越来越清朗呢?这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既靠党委政府的领导,也靠社会各界和老百姓自己的努力。概括起来一句话:盯紧两个头,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条腿走路

(一)盯紧两个头

观点】所谓“两个头”:一是党员公职人员、两代表一委员和企业界公众人物,这些人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另一是对那些严重大操大办的反面典型,要加大曝光力度,让要面子的没面子、想“风光”的不“风光”。

1党员公职人员要把党规政纪挺在前面。

【分析1红白喜事:报备+公示。

今年3月,泉州市出台《党员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规定》,我市也将出台实施细则。据悉,细则不仅要求党员和公职人员(包括村居干部、公营机构聘用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要向组织报备,而且要由组织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可称史上最严红白喜事操办规定

【分析2举报一起、查核一起;查实一起、处理一起。

不仅要报备、公示,而且要配套建立检查和处理制度。到今年第四季度,实现公示率、举报线索核查率、违规处理率三个100%,做到举报一起、核查一起,违规一起、处理一起。

今年318日,内坑镇后山村一名支委乔迁新居并为其子举办婚礼,分批设席宴请43桌,未向内坑镇党委报告,违反党员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规定。412日,被内坑镇党委党内警告处分;68日,被市纪委全市通报。

201516,罗山街道梧社区一名主干为其子举办婚礼,设席45桌,实际开席38桌,并指派社区工作者为其分发喜帖,且未按规定向罗山街道党工委报告。2018413,受到党内警告处分;68,被市纪委全市通报。

2公众人物要起示范带动作用。

所谓公众人物,既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即“两代表一委员”),也包括工商企业界人士。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党员,在党内首先是普通党员,必须带头遵守《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规定》;其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工商企业界人士要带头执行政府有关规定和村规民约,起示范、导向作用。

【分析1遵公序、守良俗是《代表法》和《政协章程》的规定。

《代表法》第4条第6款规定:人大代表应履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带头遵守公序良俗,执行政府移风易俗的有关规定和村规民约,就是一种具体表现。《代表法》第6条还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从2014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要求人大代表任期内至少向选民述职一次,遵守公序良俗的情况本身就是发挥代表作用的内在要求。

《晋江市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百分制考核办法》规定,密切联系群众,发挥带头作用5分。一名政协委员如果违背公序良俗,大操大办红白喜事,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就很难称得上密切联系群众,发挥带头作用

【分析2遵公序、守良俗是企业界人士的社会责任。

200212月,我市成立慈善总会,倡导全社会特别是工商企业界积极投身慈善事业;2013年,总会针对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的陋习,向全体理事发出倡议书,号召简办节约、捐资行善;到今年430日,累计接受善款30.22亿元,帮助困难群众17万人次,其中来自简办红白喜事节约下来的捐资达14.78亿元,占慈善捐资总额48.9%。今年4月,市工商联和总商会再次发出倡议,要求不炫耀嫁妆、不显富比阔、不任性而为,响亮地提出不重面子重里子,不讲排场讲慈善的口号。

3让要面子的没面子,想风光的不风光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不仅加重了群众负担、扰乱了公共秩序,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理应受到社会的谴责、唾弃和抵制。

【例1婚嫁喜庆宜低调、忌炫耀。

今年,晋南某镇一名企业经营者嫁女,嫁妆丰厚也就罢了,还让人在一堆金器和牌匾面前拍视频,口衔香烟走来走去摆“POSE”, 一张张拍过去比较清楚,一副意满志得的样子;而且在路边摆了一公里多长的花柱、拱门、红地毯,明显有悖公序良俗。尽管此人也向镇、村公益事业捐出一笔资金,但比起那些简办省办,热心公益的乡贤,这种炫富比富,捎带公益的行为和境界,可以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例2商务家事宜分开、忌混淆。

还有一种现象,有些企业家把属于家庭事务的婚嫁喜庆活动,与属于企业商务的新品发布会、推介会、年会等活动结合起来举办,请来一大堆代理商、分销商,表面上合二为一、热热闹闹,其实公私不分,让商界觉得很不靠谱,对企业形象、品牌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英林一家服装企业的外贸经理就曾经说,他带了一帮德国人去参加代工商的喜宴,结果德国人硬生生地被灌醉了,从此再也不敢来下单订货。

(二)坚持两手抓

观点】所谓“两手抓”:一手是加强群众自治,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另一手是加强依法治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移风易俗的政策措施,开展丧俗专项治理,整顿隐藏在民俗背后的利益市场。

1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自治力。

2007年至今,我市各村居村规民约不断与时俱进,目前全市393个村居全部拥有村规民约。通过村规民约,许多村居限制红白喜事规模、废除陈规陋俗,极大地减轻了群众负担,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可以说,村规民约在村居生活中不可或缺。

【例1深沪镇后山社区限制花圈数量。

深沪镇后山社区针对花圈泛滥的现象,规定花圈必须向老人会借用,出殡时统一派人抬举,并制作可以循环使用的铁花圈,不仅减少了花圈数量,而且防止了资源浪费。

【例2东石镇井林村绘布代替“糊纸”。

东石镇井林村为防止铺张浪费和火灾隐患,把以往的纸厝、纸车、纸人、纸马等“糊纸”改成统一画在一张布上,不仅替群众省了不少钱,而且节省了人力、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但是,村规民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抓小放大、以捐代管、执行乏力。

【分析1抓小放大的问题——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一些地方的村规民约,虽然在花圈数量、饭菜质量等红白喜事细节上作了许多规定,但对举丧时长、规模、路线等核心问题,却未作任何规定。2007年,市委文明办编印《古邑新风》一书,收入18篇村规民约,其中明确规定举丧时间上限的,只有5个村居,仅占28%

【分析2以捐代管的问题——强了手段,弱了目的。

制定、执行村规民约,目的是推进移风易俗、优化社风民风。对违反村规民约的人进行适当处理,村规民约才有公信力,这是正确的;不少村居采用捐款的办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千万不能有了手段,就忘了目的;更不能为了捐款,就忽视移风易俗。比如,英林镇有个村规定:出殡阵头不得超过3阵,但对热心捐献公益的人士和华侨除外;人死了还分三六九等,这就不妥。再如,内坑有个村规定婚宴不得超过30桌,每超过1桌捐款1000元。有人办了50桌,向老人会捐款20000元,被广为颂扬;另一个人办了20几桌,没有捐款,不仅没有得到称赞,反而被人说成“咸涩”,这就是手段和目的的本末倒置。

【分析3执行乏力的问题——有了规约,没了执行。

有些地方村规民约“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仅此而已,没人监督,无法落实,违反规定,听之任之。个别老人会(红白理事会)慢慢变了味,不仅不倡导移风易俗,反而为大操大办推波助澜。深沪镇群众反映,有个丧主想简办丧事,村里的老人会不仅不支持,反而说“这是不孝”, 对丧家横加干涉。

村规民约不可或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结合今年的村居换届,在新一轮修订中加以整改、完善和提升。总的来说,就是要修订“一约”、建立“一会”。

【分析1修订“一约”

修订村规民约,核心问题解决抓小放大、以捐代管。

一方面,要做到纲举目张。就是根据红白喜事简办的原则,使群众意见最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村规民约中体现出来、约定起来,通过抓“纲”来举“目”。比如,解决丧事花费多、浪费大的问题,关键在于限制举丧时间;时间限制住了,其他问题就比较好解决。因此,新版《晋江市殡丧管理规定》“一统一(举丧时长上限)、四禁止(乱搭灵棚、乱上干道、乱洒冥纸、乱放礼炮)”的要求,应该在村规民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另一方面,要摆正手段与目的定位。有些群众说得很难听,比如“花钱可以买桌数”、“花钱可以买阵头”。对违规者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应该牢记我们的根本目的是改俗迁风、促进村风民风不断好转,都应该体现让要“面子”的没“面子”、想“风光”的不“风光”的原则。要高度重视做好事前工作,引导群众不违规、不违约;不要等到违规了,才来想怎么处罚;更不要人家表示要捐款,就一路绿灯、畅行无阻,办多少桌都行。

【分析2建立“一会”

就是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执行组织,解决“没人管”的问题。这个会,只要能办事、能管事就行,至于叫“红白理事会”,还是“道德评议会”,还是“村民议事会”,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年底前,每个村居都要建立红白理事会或其他以落实村规民约为宗旨的群众组织,使组建率达到100%

2充分发挥法规政策的约束力。

有些人把红白喜事看成“自家的事”,感到移风易俗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种想法并不对。比如,有些人办丧事,大喇叭扰民,大规模出殡,大阵头堵路,既然影响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恐怕就不是单纯的“家事”了。所以,只要涉及公共利益、公共生活、公共秩序,就必须依法治理。

【分析1开展丧俗专项综合治理。

改俗迁风,不是发个倡议书、制定几份村规民约、搞一些活动,就可以解决的,还必须依法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修订《晋江市殡丧管理规定》和镇街道实施细则。《规定》的核心是:

一统一:就是把全市各地办理丧事的时间限制为不得超过5日,大力倡导3日内丧事。

四禁止禁止在主次干道两侧等公共场所搭设灵棚,禁止出殡队伍步行进入主次干道,禁止沿途抛洒冥纸,禁止殡丧礼炮车进入核心市区。

两严管:严管超期举丧,因非正常死亡停尸时间超过5天的,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严管占道搭棚,无论是事主还是搭棚服务的提供者,都要受到处罚。

两取消:对违反上面这些规定的丧主,取消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待遇,按市场价格收取火化殡丧费用;对违规中介,取消殡葬服务经营资质。

镇、街道要负责下面工作:

三定点:就是组织村居合理确定冰棺暂置点、殡仪车停靠点和户外灵棚搭设点,解决冰棺乱放、灵车乱停、棚帐乱搭的问题。

两规定:就是组织村居合理规划步行出殡路线、确定吹拍阵头上限,解决出殡队伍堵交通、阵头吹拍规模大的问题。

一引导:就是引导群众改良丧仪细节,节省资金,防止浪费。比如,晋江丧俗对每一个吊唁的宾客,都要送一条毛巾,意思是洗洗手、擦擦手、去晦气、添彩气,初衷是很好的,也是一种民俗。问题是毛巾泛滥,造成严重浪费。现在有湿手巾,又能洗手又能擦手,价格也便宜,如果把送一条毛巾改成送一包湿巾,成本至少降低9成,宾客也用得上,既遵从民俗又物尽其用。

出台《关于核心市区禁行殡仪礼炮车的通告》。电子礼炮车用天然气或者煤气来燃爆,不仅声音大扰民,而且不安全隐患多,2015年安徽省望江县就发生过电子礼炮车爆炸造成一死四伤的事故。而且,不少礼炮车主出于降低成本,使用无牌车、报废车。今年42日,交警一中队就查获一起使用报废车的套牌案件,这部车已被销毁。

制订《民间游散艺人管理规定》。加强对西乐、轻音等丧事阵头服务提供商的管理。

出台《关于严禁市区核心区违规搭棚及设置拱门彩旗等行为的通告》,市区以外参照执行。428日下午,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先后拆除罗山社店、西园、灵源等地的“路边丧”、“路边宴”棚帐,并对涉事服务提供商进行处罚。65日,深沪镇宝泉庵大道公诞辰,璧山社区至南春社区路段大量设置拱门,堵塞交通,造成隐患,该镇立即开展联合行动,协调宝泉庵、崇真殿及相关社区进行清退,恢复秩序。

【分析2整顿民俗服务市场秩序。

陋风流弊屡禁不止,除了历史悠久、群众习惯、面子心理、从众攀比等因素外,在其背后还存在许多利益,是一个庞大市场。开展移风易俗,利益相关者就不愿意、不高兴、不赞成。

有关部门开展民俗服务市场调查。发现两个规律:

一是不少山家、日师、香花搞“多元经营、跨界经营”。不仅以择日为业,还从事阵头中介、祭品制售、殡丧礼炮、棚帐搭建、灵堂布置、孝服租赁、餐饮操办等延伸服务和功德道场、殡丧司仪等行业。在调查到的104人,有此类利益行为的有50人,48.1%

二是红白喜事越复杂的地方,这类市场越庞大。129名涉丧择日服务主体,有71名分布在深沪、龙湖、金井、英林、东石、安海等沿海6镇,占55%89支职业性阵头服务队伍,居然有23支集中在罗山镇苏内社区,占25%;龙湖镇8支阵头全部在石厦、龙玉两村;安海镇8支阵头有6支在曾埭;池店、磁灶各5支阵头中,旧铺、钱坡各举办了4支。“集群化”现象十分明显。

处罚为“路边丧”、“路边宴”提供搭棚、厨子等服务的商家。比如,428日联合执法中,提供搭棚服务的人就被处罚;殡葬礼炮车进入市区,也被处罚。

(三)做到两条腿走路

 观点】所谓“两条腿”:一条腿是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以新风尚取代旧陋俗;另一条腿是加强殡丧公共服务和设施建设,彻底解决“路边丧”问题。

1把宣传工作做到百姓之中。

【分析1要持续,心动才有“行动”。移风易俗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自己革自己的“命”,改变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这种观念和习惯,由来已久,反反复复,要彻底改变非常不容易,所以有“撼山易,移俗难”的俗语。因此,宣传教育十分重要,关键在于持续,氛围、力度、舆论都要持续,点点滴滴,润物无声,必要时掀几个高潮,千万不能断断续续。今天的讲座,就是把移风易俗宣传到每一个村、每一个人的一种办法。

【分析2要建设,“立新”才能“破旧”。过去,我们简单地把“普渡”看做封建迷信,不承认它是一种民俗,希望通过行政命令一棍子打死,却往往事与愿违。近年来,我们改变了观念和做法,不仅破旧,而且立新,支持、鼓励基层在普渡期间举办文体赛事、志愿服务、家园清洁、慈善公益和科学普及、法治宣传等的活动,渐渐形成了新的民俗。所以,只有尊重历史和民情,疏堵结合、破立并举,除旧才会有效,布新才能持久。

2把服务设施建到社区之中。

百姓生活,生老病死。在民生建设中,我们往往只重视生、老、病,而对“死”重视不够。传统中国是个慎终追远的社会,老百姓对“死”这个人生的最后一程十分重视。所以,既要引导群众丧事简办,也要努力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比如,“路边丧”有两个根源:一是传统的“外死不入乡”,二是缺乏丧事办理的公共服务场所。对于前者,要讲清道理,让群众明白习俗的由来,明白这种习俗已经变成陋俗。对于后者,则一方面要加快殡仪馆迁建、提高殡仪公共服务水平,为最终形成到殡仪馆办丧、在殡仪馆告别的丧事新俗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作为过渡,要鼓励基层利用空地、空厂、空库等闲置资源,在不影响公共秩序、卫生和形象的前提下,举办区域性、共享型、公益化办丧场所。这样,才能彻底解决“路边丧”问题。比如,青阳街道桂山社区利用空地举办集中办丧场所凤展翼,并向丧家提供治丧建议、生活服务,引导居民文明办丧,不仅解决了本村落的路边丧问题,而且为市区的外姓人提供了举办丧事的场所,不仅有维护公共秩序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打破宗族观念、促进社会融合的文化意义。

 

 

四、风俗从我变

移风易俗,我们要当“行动派”和“实践者”,不要当“键盘侠”和“空谈家”。

(一)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村居工作者四要四不要

党规政纪要记牢,村规民约要遵照;红白喜事要报告,直系亲属要管好。婚宴不超1525,丧事不过3天、5天;非亲客人不滥请,礼金礼物不乱收。

(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经营者四要四不要

村规民约要遵守,移风易俗要带头;亲清关系要谨记,公众形象要树立。嫁妆聘礼不炫耀,微博微信不任性;红白喜事不大操,商务家事不混淆。

(三)村居群众四要四不要

红白喜事要简办,宴请宾客要准时,丧葬办理要守规,村规民约要落实;聘金嫁妆不攀比,量力而行不跟风,棚帐拱门不乱搭,破旧立新不盲从。


请关注“晋兴职校”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